移动站  | 

当前位置:首页  重点学科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发布日期:2010年07月09日 11:24 来源:医学院
打印 | 关闭
阅读次数:7012

 

学科带头人:来茂德  教授

简介:
  浙江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学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2年浙江医学专门学校成立伊始,当时由留学归来的临床医师讲授病理学课程。1948年我国著名病理学家陈履告教授在浙江大学正式创建病理学科。随后,在徐英含、陈星若、余应年等教授的努力下,病理学学科快速发展,1978年成为我国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后的首批硕士点。此后,受国家教育部委托连续举办了3届全国病理学高级师资班,为我国病理学人才培养做出了贡献,于2000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病理生理学科于1955年从病理学科分出,1984年被批准为省重点学科,1986年成为博士学位点,是当时继6所部属医学院校后在省属医学院校中最早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1990年受托筹建浙江省医学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1997年被确定为浙江省“211”重点建设项目,并于2002年通过验收。2005年浙江大学医学院对学科进行重组,成立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由来茂德教授任系主任,学科继续被遴选为第五批浙江省重点学科。
  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分子)病理学,并注重环境因素的作用。早在1977年的原浙江医科大学时期,病理教研室的许敬尧、余心如、陈培辉、石秋念等教授在浙江海宁等地建立了“全国大肠癌早诊早治示范基地”,在对数千例大肠癌、直肠肛管腺瘤息肉进行动态观察的基础上,制定了《全国大肠癌病理统一规范》和《直肠肛管息肉分类和腺瘤不典型增生分级和癌变和病理诊断标准》,是国内权威的大肠癌病理规范,为全国高等医学院校病理教科书所采用,同时也被美国和加拿大大肠癌科研协作项目所采用,确定了本学科大肠癌研究的全国领先地位。自此以后,以大肠癌为主攻方向的肿瘤病理研究一直受到国家“七五”至“十一五”大肠癌攻关项目的资助。目前,该方向的研究内容包括肿瘤病因、肿瘤发病分子机制、肿瘤分子标记物筛选和肿瘤分子流行病学等。
  为探索环境因素在肿瘤等疾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1978年陈星若、余应年等教授率先开展化学致突变、致癌的研究,在国内首先建立了一系列检测化学物质遗传毒性的研究方法,并对部分环境化学物进行了安全评估。相关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卫生部一等奖和国家七五攻关重大成果集体荣誉证书等多项奖励,余应年教授也因其在该领域的杰出贡献于1999年获何梁何利奖。在关注环境化学因素作用的同时,本学科也重视环境新型污染因素对健康的危害,建立了电磁辐射病理生理学效应及机制研究方向。在姜槐教授的带领下,该方向从人群、动物和细胞生物学水平研究环境主要电磁辐射,如高压输配电线路产生的工频磁场和移动通讯设备产生的射频电磁场的病理生理学效应和作用机制,于1997年组建浙江省生物电磁学重点研究实验室。目前,这两个研究方向综合应用传统的低通量技术和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高通量技术,研究环境主要有害因素诱发的基因和蛋白质表达谱改变及其调控机制,寻找新的生物标记物和潜在的干预靶点,为基因突变和肿瘤等疾病发生的早期防治提供线索。
  分子神经病理生理学研究方向始建于2000年,在2005年学科重组中确立为重点方向之一。在985平台的支撑下,利用浙江大学学科综合优势,该方向迅速发展,牵头组建学校重点支持的脑科学研究团队,建立了林百欣脑功能实验室,2007年被批准为卫生部医学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目前主要研究脑疾病的分子神经病理学基础。
  本学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形成具有相当规模、多研究方向共同发展的完整学科,建有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细胞生物学、分子影像学以及生物信息学等生物医学研究平台,同时依托浙江大学医学技术与疾病防控985创新平台(来茂德教授和罗建红教授分别是“重要疾病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平台”和“行为医学、脑医学与神经精神疾病研究”两个分平台的首席科学家),拥有国际水准的硬件环境和一支结构合理的创新性学术团队,为下一步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科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免疫学、细胞和遗传学等学科的相互交叉与渗透,极大地促进了本学科的发展。在国际上,本学科已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包含了病理学、肿瘤学、分子生物学、药理学、生物信息学和系统生物学的综合学科,未来本学科的国际发展趋势将是:
  (1) 从整体水平深入到细胞、分子水平,揭示病理状态下组织、细胞以及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以及功能改变与疾病发生的关系;
  (2) 通过多学科交叉渗透开展综合性研究;
  (3) 进一步从机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规律;
  (4) 进一步开展疾病特异性基因的寻找及功能研究。

  目前国际上本学科的著名学者均在开展与重大疾病相关的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信号转导与疾病、离子通道与疾病、疾病与靶向治疗以及器官、组织、细胞的重塑与修复等领域进行基础和临床的研究工作。此外,在加强分子水平研究的同时,注意整体、器官、组织水平上的研究,尤其是整体水平的综合性研究。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