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低氧血症的“中国方案”!方向明教授团队在BMJ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北京时间2025年8月19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方向明教授团队在《英国医学杂志》(The BMJ)上发表了题为“Effect of lateral versus supine positioning on hypoxaemia in sedated adults: multicentre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的原创性研究论文。该研究成果证明在资源受限、难以获得专业呼吸支持的条件下,侧卧位将作为一种简单、低成本且有效的镇静成人呼吸管理策略,可显著降低镇静成人低氧血症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查看详情

全球首个!楼敏教授团队延长脑梗溶栓时间窗至24小时

北京时间2025年8月7日晚11点,国际医学顶刊《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线题为“Alteplase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 at 4.5 to 24 Hours”的文章,发布全球首个在4.5-24小时延长时间窗内,对无取栓计划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随机对照试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楼敏教授为唯一通讯作者,附属第二医院周颖医生、贺耀德医生,皇家墨尔本医院Bruce C. V. Campbell医生为共同第一作者。

查看详情

杨仕贵教授团队在BMJ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北京时间2025年7月3日,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杨仕贵教授团队在《英国医学杂志》(BMJ)发表题为“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in causes of increased disease burden due to the covid-19 pandemic: time-series modelling analysis of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21”的最新研究成果(doi: https://doi.org/10.1136/bmj-2024-083868)。

查看详情

错过黄金治疗时间?浙大方案:脑梗治愈希望提高五成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楼敏教授团队定义了一种超“黄金时间窗”的后循环卒中治疗标准,将患者治愈率(无症状比例)提高了53%。相关成果于北京时间4月3日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副主任医师严慎强、主治医师周颖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楼敏为论文唯一通讯作者。

查看详情

学术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