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教授课题组J Hepatol发文:中国标准-乙肝肝衰竭预警预测进入2.0时代

2021.06.15 · 医学院

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是一种在慢乙肝基础上出现的肝功能急性恶化,伴随肝脏和肝外器官衰竭的高病死率复杂综合征,内科综合治疗的短期病死率高达50-90%。早期预警预测可优化诊疗方案,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率。

针对东西方人群ACLF患者的不同临床特征,浙江大学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君教授课题组前期已联合国内十三家著名三甲医院肝病中心开展了一项多中心、前瞻性、开放性大队列研究,建立了适合乙肝人群的HBV-ACLF诊断的中国标准(COSSH-ACLF)和预后评分系统(COSSH-ACLFs),并揭示HBV恶化引起的免疫代谢失衡是HBV-ACLF发生发展及重症化转归的关键机制,相关研究结果已分别发表在国际权威胃肠肝病学杂志Gut2018)和Gut2021)上。目前该标准已被誉为除欧洲标准(CLIF-ACLF)外第二个最具循证医学证据的国际标准,并获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与验证。

近日,课题组在前期基础上,进一步利用该前瞻性、多中心、COSSH开放研究大队列,发现年龄、肝性脑病(HE)、总胆红素(TB)、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尿素(Ur)和中性粒细胞计数(NC)为HBV-ACLF患者28天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据此建立了HBV-ACLF新预后评分系统:COSSH-ACLF IIs =1.649×ln(INR)+0.457×HEs+0.425×ln(NC)+0.396×ln(TB)+0.576×ln(Ur)+0.033×age)。相比课题组先前COSSH-ACLF 1.0版和欧洲CLIF-ACLF等常用的预后评分系统,基于临床指标实测值的新2.0版极大简化了临床计算与评估,且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极大便利了临床医生的及时床旁应用。研究结果于202163日以“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new prognostic score for hepatitis B virus-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为题在线发表在国际权威胃肠肝病学杂志Journal of Hepatology上。

浙江大学李佳琪硕士、台州市中心医院梁茜助理研究员、解放军第五医学中心游绍莉主任医师、苏大附一医院冯婷婷主治医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周鑫硕士和解放军第五医学中心朱冰副主任医师为共同第一作者,浙江大学李君教授、解放军第五医学中心辛绍杰教授、浙江大学陈新教授和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王宝菊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论文链接:

https://www.journal-of-hepatology.eu/action/showPdf?pii=S0168-8278%2821%29003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