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1998

2020.12.21 · 医学院

四、浙江医科大学
  1960年4月 浙江省委决定,浙江医学院改名为浙江医科大学。把浙江中医学院、浙江中医院、浙江中医研究所、浙江医学科学院、浙江医疗仪器厂等单位均合并在浙江医科大学的管辖范围,实行统一领导。
  浙江医科大学成立,使学校的规模和专业设置有了很大的发展,已成为一个多学科的医科大学,设有医疗系、药学系、卫生系、中医学院等4个院系和工业卫生、外文、生物、化学、物理、口腔、儿科等7个专业。在校学生的规模发展到3700人。附属医院为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二医院,浙江省儿童保健院更名为浙江大学附属儿童保健院,浙江省妇女保健院更名为浙江大学附属妇女保健院。
  1960年暑假,招收11个学科专业的新生600多人。9月,学校开办了夜大学,招收医疗系专修科学生177名,学制为4年 达到专修科毕业水平。
  1961年 国家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对原有专业进行调整。将原来医疗、卫生、药学、中医、工业卫生、口腔、儿科、生物、化学、物理、俄语与专修班等11个专业调整为医学、药学、中医三个专业。
  1962年暑期起,药学系又停止招生。以后只办医学、中医二个专业。学校规模由3700人调整为1800人。
  1963年9月1日  省委决定将浙江医学科学院改为浙江卫生实验院,并与浙江医科大学分开,归省卫生厅领导。同时决定将浙江医科大学下属的中医学院、中医院、中医研究所从浙江医科大学划出去,合并成立浙江中医学院,由省卫生厅领导。
  1964年3月 召开学校第四届党代会,再次选举霍亚夫为书记。同时,浙江省委决定浙江省卫生厅厅长李兰炎兼任学校校长。
  1966年6月初,文化大革命波及学校。学校全面停课。
  1968年11月 成立学校革命委员会。主任缺额,副主任赵潘水、赵克吉。
  l969年4月 成立中共浙医大党的核心小组。赵潘水任副组长。1969年11月,在新昌县举办新医班,打算为以后创办新医大搞试点,共招收42名赤脚医生,学制一年。
  1970年4月和7月 增补霍亚夫、鲁川为校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党的核心小组成员。
  1970年7月 浙江省革命委员会决定将浙江中医学院与浙江医科大学重新合并。仍定名为浙江医科大学,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招生。
  1970年11月 开始恢复招生。招收学生7l2名,其中有解放军学员近200名,学制一年。
  197l年1月 张庆三被任命为浙医大革委会主任,党的核心小组组长。
  1971年起,在余姚、慈溪、东阳、义乌、诸暨、新昌、海宁、海盐等县人民医院建立八个教学基地,建筑面积约4800平方米,投资25万余元。
  1973年 浙江省委决定浙江医科大学与浙江中医学院又分开。
  1973年秋,招收三年制学生466名。这是文化大革命中首批通过考试和推荐相结合录取的新生。到l976年至,招收四届学生,共2448名。
  1973年 学校决定恢复药学系,同年秋,由基层单位推荐和保送招收三年制新生。
  1975年10月 韩光任校革委会副主任,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从1966年---1969年四年间没有招生,从1966年---1977年11年间未招本科学生,少培养数千名医药卫生人才。
  但在十年中,四所附属医院从未停诊。在此期间,附属医院曾组织过1千多人参加的三次大型农村卫生工作队,在十多个县的广大农村进行巡回医疗。培训当地赤脚医生3千余名,卫生员5千余名。
  从1968--1976年 先后有31人随8批医疗队去非洲马里等国工作。
  1976年后,建立口腔系招收三年制工农兵新生。
  1977年7月12日  省委任命刘亦夫为浙江医科大学党的核心小组组长、校革委会主任。
  1977年11月 经省委批准,将党的核心小组改为党委会,任命余从善为党委书记,王德友为副书记。
  1977年底至1978年初,全国恢复高等学校统一招生制度。通过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招收本科生即医学系,口腔系五年药学系四年。
  1978年4月 浙江省委任命王季午、李茂之和李素为副校长。7月省委任命吴之岚为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
  1978年7月29日 浙江省委任命王耀亭兼浙江医科大学校长。1979年2月5日,浙江省委任命宋思纯为校顾问。
  1978年 先后成立了校学术委员会、校教学委员会、校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校专业干部业务技术职称评定委员会、校研究生学位评定委员会等。还恢复了教师、业务技术人员的考核和职称晋升制度。
  1978年 全国恢复研究生教育工作,我校为第一批招收硕士研究生单位。
  1978年 恢复了夜大招生。形成了在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的完整三个阶段体系。
  1979年3月10日  省政府任命王季午为浙江医科大学校长。
  1980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1年我校被批准为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81年8月l4日省委任命戴迪、金干为副校长。
  1982年11月23日  省委又任命戴迪、刘秀华为副书记。
  从1978年到1982年的六年中,学校处于文革后的恢复重建时期,各系修订教学大纲,编写教学实验和实习指导书,开展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医师上教学、医疗工作的第一线。由于采取上述一系列措施,教学、医疗质量不断提高,在卫生部组织的全国部分医学院校医学系毕业生的统考中,l982年与1983年均获第二名,1984年获第一名。
  1983年 开始为石油部代培临床医学系五年制学生。学生来源为全国各大油田所在地区的应届高中毕业生,经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考试。是年秋,首批石油部新生60名入学。
  1984年1月 浙江省省委任命金干为校党委书记,郑树、刘秀华为副书记;任命郑树为校长,金干、丁德云、姚竹秀、沈成芳为副校长,王季午教授为名誉校长。接着,对系、部,处室和附属医院的党政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充实。
   1984年 创建临床医学工程系,学制三年。秋,30名新生入学。1986年 学制改为五年,招生数同前。
  1986年 恢复公共卫生系,学制五年。是年秋,30名新生入学。
  1986年 调整和新建12个研究所,即:基础医学研究所、传染病研究所、肿瘤研究所、心脑血管病研究所、环境与健康研究所、老年医学研究所、血液病研究所、计划生育研究所、临床药理研究所、药物研究所、人口研究所和医学教育研究所。
  1985年8月 医学营养系招生,学制5年。
  1986年10月 召开了学校第五届党代会。出席代表260名。选举金干为党委书记,郑树、刘秀华、陈昭典为党委副书记。
  1987年10月 19层三号教学大楼正式开工。1991年8月,高72米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耗资2300万元的19层三号教学大楼竣工投入使用。
  1987年12月8日  中国医学科学院与学校决定以我校12个研究所为实体,建立中国医学科学院浙江分院。郑树任分院院长,丁德云任分院副院长。
  1987年冬,筹建护理系,在护校毕业并具有三年以上临床实践的优秀护士中招生,学制三年。次年秋,30名新生入学。
  1988年 国家教委决定在全国15所医学院校中试办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我校也在其中之列。1988年秋,首届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22名新生入学。七年制学生,头二年委托浙江大学培养,使其受到足够的理科基础、现代实验技术和外语等的训练,第三年回校本部继续医学课程和临床学科的学习。
  1989年 香港著名实业家邵逸夫爵土捐资7000万港元,后又捐赠400万美元购置医疗设备,在杭州筹建综合医院作为学校附属医院。命名为邵逸夫医院。1994年5月,竣工开诊。该医院建成后,最初五年由美国罗马琳达(Loma Linda)大学医学院、医学中心协助管理,1999年移交中方管理。
  1991年3月 成立浙江医科大学儿科研究所。
  1991年3月 中共浙江省委任命吕世亭为党委书记,副校长。
  1992年1月 在原校中心实验室改建的基础上,建立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面向全省开放,为省级重点实验室。
  1992年6月 学校第六届党代会选举并经中共浙江省委批准任命吕世亭为党委书记,郑树、刘秀华、水泉祥为副书记;任命郑树为校长,吕世亭,丁德云、陈昭典、章锁江、高法根为副校长。
  1993年5月 经浙江省教委批准,成立浙江医科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设有成人学历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岗位培训等。
  1993年10月 成立第一临床医学院(医学一系、护理系、儿科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医学二系、营养系、妇产科系)和基础医学院。
  1994年 开始招收临床医学系儿科专业
  1994年12月 成立妇产科学、儿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学研究所。
  1994年10月 决定成立浙江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下设预防医学系、妇幼卫生系、卫生管理系、卫生检测中心。
  1996年 教育部批准浙江医科大学成立“国家理科人才基地”。
  1996年8月 正式成立儿科系。
  1996年10月23日  中共浙江省委任命黄书孟为浙江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李兰娟、李鲁、为副书记。
  1996年10月29日  浙江省人民政府任命陈昭典为浙江医科大学校长。黄书孟、水泉祥、章锁江、来茂德、余海为副校长,后又增补王珉元为副校长。
  1996年11月国家教育委员会成为“基础医学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于1998年开始招生基础医学专业的第一届学生。
  1997年 开始筹建基础医学专业。
  1997年5月 通过省政府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可行性论证,确定传染病学、肿瘤学、医学分子生物学、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生物医学工程、外科学、药理学为七个重点学科。省人民政府决定,从1997年起五年内投入6000万元人民币(学校自筹6000万元,共计1.2亿元),用于浙江医科大学的重点学科项目建设。
  1997年12月 撤消原药学系建制,成立浙江医科大学药学院。下设药学系、药剂系、成教部。
  1998年2月 李兰娟教授主持的“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研究”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8年 组建基础医学医学专业并开始招生。
  1998年 国家教委批准病毒性传染病重点实验室设立博士后流动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