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本科生科研创新训练立项答辩相聚云端

2020.03.28 · 医学院

  在疫情期间,为保证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顺利进行,医学院坚持以生为本,启动了钉钉视频会议的立项答辩方案。

327日下午,本科生科研创新训练立项线上答辩如期而至。经过会前积极筹备、反复预演,3位评委老师和113位学生相聚云端,顺利完成了此次科研创新训练答辩。

1.全员测试

钉钉线上答辩,对于多数同学来说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为了尽早让同学熟悉流程,本科生办提前两周组建好答辩钉钉群,组织各项目小组进行音频、视频、屏幕共享等方面测试。各小组通过组内测试熟悉了线上会议平台的相关操作,并确认了技术环境和网络条件的可用、可行。

2.充分交流

在正式答辩之前,本科生办提前将学生上交的立项申请书发给各位评委老师,以保证老师能提早熟悉学生的项目。同学们就答辩、立项相关问题与组织老师在邮件、答辩小组钉钉群内进行交流沟通。

3.云端相见

通过精心准备,线上答辩按照现场答辩流程进行,答辩学生通过视频、共享屏幕等直播方式进行论文陈述;专家通过线上向答辩者提问互动;答辩秘书通过网络旁听进行视频录制、问题记录。整个答辩过程规范合理、节奏顺畅,这不仅是科研训练的一次精彩讨论,更是疫情下教学互动模式的一次创新,是老师与同学排除困难、共同努力的结果。

答辩之所见

2018级临床医学(5+3)严若晨

第一次线上答辩心情更多还是归于两个字:紧张。来自线上的紧张:担心会不会PPT放映出问题,担心会不会讲话没有声音;来自答辩的紧张:每一个专业名词的含义是否了然于心,每一步实验设计的目的是否心知肚明。从答辩通知发放到现在,我们小组排练了四次,梦里都是答辩的现场,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当我进入直播间,看到每个评审老师也和我们一样在家里,我们讲,他们聆听;他们提问,我们回答的时候,更多的是阐明自己项目的愉快以及交流的思维火花。特别感谢我们项目的指导老师、SRTP的负责老师、师姐以及我的组员的支持与帮助。倘若生活中的每一件于你于我而言重要的事情,都怀着科研严谨的心态去对待,离改造世界有可能更近一步吗? 

2016级预防医学 高向荣

由于疫情的原因,我参与了一场线上答辩。这是我第二次参加srtp的立项答辩,就简单谈一谈区别。线上答辩还是有很多好处的,自己可以呆在舒服的环境里,不会太过紧张,也不用在路上奔波,总之,不可抗力很少。而且所有的操作都在自己电脑上完成,只要事先精心预演过,熟悉里面的功能,在自己的电脑上操作也是比较方便,毕竟对自己电脑的功能比较了解。然而也有一些小遗憾,就是在跟老师交流的时候,因为当时还是屏幕分享模式,不能看到老师的脸,就缺少一种面对面的感觉。总体来说,答辩还是可以线上完成的,便捷高效且不失效果。

2018级预防医学 倪婷

比起线下答辩,线上答辩会更不紧张一些,在论述和回答老师问题时也会更有自信一点。但线上答辩容易出比较多的状况,因此我在在正式答辩之前和小组同学预演了两次,既担心超时,也担心出现网络不佳、设备出问题等状况,好在这些在答辩的时候都没有发生,比较顺利地完成了。总的来说,无论从组织性还是表现性来说,我认为这次线上答辩的效果都挺好的,在硬件条件到位的情况下,线上答辩的压迫感更小,让我更顺畅地表达了出项目的核心内容和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