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学校大型仪器共享服务平台,医学院公共技术平台始终坚持以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仪器有效利用”为目标,通过强化培训与服务,积极探究增加仪器共享时间、提高仪器使用效率的有效方法,最大限度发挥仪器潜能,让平台仪器24小时全面开放,最大程度地保证仪器的共享和科研产出比,着力打造一流培训阵地。
为了契合浙江大学的双一流建设,医学院科研办易平主任提出“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来促进平台建设”的思路。在这一思路的引领下,平台教授委员会和管理小组充分讨论,凝聚思路。坚持多管齐下,以精细化管理抓平台建设,保证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开展。一是强化内部管理,保障平台安全运转。修订完善了《平台大型仪器使用管理规则——独立操作资格管理条例》,同时建立了大型精密仪器使用“安全责任书”制度,保障大型仪器规范使用及实验室安全运行。二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用户独立操作能力。定期组织仪器理论和上机操作培训,通过邀请厂商、专家、平台老师开展理论、应用讲座及仪器管理员上机操作培训,用户经考核合格后给予独立操作资格,一季度平台培训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据统计,平台一季度共开展理论培训11场次,同比增长72.7%;培训人数达660人次,同比增长88.6%。80台仪器开放上机操作培训,共培训305场次,同比增长5.5%,培训人数达1030人次,同比增长25.8%,培训时长405小时,同比增长27.4%。三是加快培训资源库建设,提高平台服务水平。通过平台网站、台卡和墙报等多种方式将所有上线仪器的使用指南和开关机流程资料展示给用户,方便用户操作时参阅。
在全校勇攀高峰争创世界“双一流”建设的号召下,医学院公共技术平台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精准服务“双一流”建设为引领,以坚持“高效、优质、完善、提高”为服务宗旨,以努力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为抓手,着力抓好平台培训工作,切实提高仪器共享空间,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添砖加瓦。
图2 公共技术平台举办理论讲座及上机操作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