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新平台、探索谋长远——冷冻电镜技术基础临床应用研讨会

2018.04.13 · 冷冻电镜平台

  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在“开发溶液中测定生物分子结构的高分辨率冷冻电镜”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三位专家。“一个发给了物理学家的诺贝尔化学奖,奖励他们帮助了生物学家。”诺奖的授予再一次佐证了冷冻电镜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已经被研究者们广泛认可。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冷冻电镜平台相继落成。2017年5月浙江大学冷冻电镜中心正式成立。自成立以来,冷冻电镜平台累计对校内外十多个单位提供了科研支持,外服务样品数2800余例,机时数4200多个小时。

    为进一步扩大我校冷冻电镜平台的影响力,推进冷冻电镜技术在临床问题研究中的应用,4月9日由医学院科研办组织在校冷冻电镜平台一楼会议室召开了“冷冻电镜技术基础临床应用研讨会”,医学院副院长徐骁教授,基础医学系杨帆教授、冯钰教授,遗传学研究所杨小杭教授、马俊教授及冷冻电镜中心负责人等多名师生共同参与了本次会议。

    冷冻电镜中心主任张兴教授率先介绍冷冻电镜技术的原理、应用手段及适用的领域,同时也对平台目前具有的设备和运行情况作了简单的说明。随后与会的各位老师相继发言,冯钰教授和杨帆教授分别从自身研究方向出发介绍了冷冻电镜技术在各自研究领域中的运用情况。徐骁教授提出了一系列临床中遇到问题并与在座的各位老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思考可否借助冷冻电镜的手段进行观察进而解释其中的缘由。高频的思维碰撞迸发出大量的火花,各位老师纷纷表示深受启发并主动提出建立了微信群将讨论延伸到了会议外。科研办也将继续组织不同研究方向的研讨会,进一步深化推广冷冻电镜技术的应用。

随着冷冻电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生物学、医学、药学等研究领域提供了全新的探索方式,为研究者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在学科交叉融合的大背景下,冷冻电镜作为结合了生物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领域必将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不断生根发芽将生命科学研究推上新的高度。

微信图片_2018041314162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