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竺院士受邀出席浙江大学医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双边学术论坛暨哥伦比亚大学胡氏家族中国健康研究中心第二届国际交流杰出贡献奖颁奖仪式

2017.10.27 · 医学院

1025日下午,应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邀请,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前卫生部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哥伦比亚大学荣誉博士陈竺院士出席了在浙江大学举办的哥伦比亚大学胡氏家族中国健康研究中心第二届国际交流杰出贡献奖(the Second Dr.Clyde and Helen Wu Award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的颁奖仪式。

未标题-1.jpg

受学校委托,罗建红副校长代表学校对陈竺院士的来访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副院长Anke Nolting女士,胡氏家族中国健康研究中心教授委员会主席Edward S.Harkness眼科研究所荣誉系主任Stanley Chang教授向大家详细介绍了陈竺院士的科研和公共服务成就,以及他和哥伦比亚大学以及Clyde Wu夫妇的深厚友谊。陈竺院士从香港红十字会现任主席Wu中心监事会成员Ivy Wu女士和Dr. Clyde Wu的儿子Roger Wu博士手中接过了奖杯。他感谢两校的精心安排,让他能亲自来领奖。他回忆起Dr.Clyde Wu夫妇在他早期从事血液病研究时给予的慷慨支持,多年来一直保持密切的联系,包括他担任卫生部长时他们夫妇专程来访,鼓励他专注于卫生政策领域的研究。他高度评价了胡氏夫妇为我国内地的数百名年轻医生开展的教育和培训项目,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他们的非凡个性和杰出贡献,让胡氏夫妇和胡氏家族成员成为中美两国人民互相了解和增进友谊的出色大使。

未标题-2.jpg

陈竺院士为在场的来访嘉宾和200余位师生做了题为《从治愈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到人人享有健康》的报告。他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PL)的疾病模型谈起,系统回顾了在研究治疗该疾病过程中发现的两个经典药物——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icacidATRA)和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TO)。通过长期的临床研究,陈竺院士的团队全面揭示了ATRA的作用机制,以及优化的治疗方案。针对APL复发患者,他的团队又发现ATO在分子水平治疗APL的特异性作用机制,从而为后续的ATRA和ATO联合治疗方案奠定了基础。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以及国际多个中心的大组研究,目前ATRA/ATO联合治疗方案已经成为APL患者的首选治疗手段,对于APL的低危和中危患者,ATRA+ATO联合治疗而不用化疗,可在97%的患者实现无复发长期生存,达到基本治愈APL的成效。该案例已经成为当今肿瘤研究领域精准医学与转化医学的范例。

未标题-3.jpg

未标题-4.jpg

基于此,陈竺院士认识到,对医疗卫生资源的精准使用也应成为精准医学的另一重要维度。只有建立包括APL在内的所有大病的全民医保制度,才能更有效的救治患者,促进健康。在他卫生部长任上,他积极推动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及健康中国建设,并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他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医改以来取得的各项成就:全民医保制度基本建立,基本医保制度的参保人数逾13亿;同时,医保筹资和保障水平大幅提升;制定了基本药物目录,并组织了省级集中招标和采购,确保药品的生产、供应和质量;逐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基本覆盖了居民生命全过程;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辐射,推进分级诊疗,积极促进社会力量办医等。这些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国民健康的各项指标都呈显著性的改善,有的已经达到中高收入国家水平。

陈竺院士结合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十九大报告,展望了后续的工作计划以及他个人的新挑战。他指出,不仅要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落到实处,做好顶层政策设计,还要通过中国红十字会以及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推动世界和平。在人道主义危机的各个领域,特别是灾害救援和减灾防灾、应急救护和其他健康援助、关心弱势群体和推动社会包容、促进和平文化传播上作出积极的贡献。

最后,陈竺院士表示,获得该奖项对他来说是一个莫大的荣誉,他将会继续推动中美两国生物医学科研和政策交流,为惠及两国和全世界人民,做出应有的贡献。

此次活动是首届浙江大学医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双边学术论坛的重要环节,其成功举办不仅将此次论坛推向高潮,也为论坛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代表团一行17人外事处医学院各附属医院等部门领导和校内各学院师生200余人出席了此次活动。中国国际电视台新闻频道也对本次论坛进行了采访和报道。

未标题-5.jpg

未标题-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