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道授业解惑---八年制科研辅导座谈会顺利召开

2017.01.20 · 医学院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2017年1月19日晚,八年制科研辅导座谈会在医学院综合楼705举行。2013-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的45名同学参加了座谈会。

浙江大学医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智教授首先向八年制本科阶段的同学们介绍了“4+4”模式的特点与优势,八年制学习的目标与定位,科研与临床的辅成关系,医学研究的意义与方法。从基因编辑到血管清道夫,从alphago人工智能到H7N9的发现与追踪,从HIV抗体的发现与应用到白血病治疗新策略的建立与发展,陈智旁征博引,用一个个精彩而有趣的故事,给同学以启发和激励。帮助大家开阔视角,拓宽思路。进一步激发他们在医学研究领域探索学习的兴趣,并坚定自己努力成为未来医学精英人才的志向。

在接下来的座谈中,陈智和蔼可亲而又诙谐幽默的语言让同学们没有了紧张与距离感,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同学们纷纷畅所欲言,“我的本科专业和医学好像没什么关系,不知道做医学科研的整体思路、实验设计等具体流程是怎样的,一开始研究各方面能力不足该怎么做?”“科研在今后的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有多高?临床和科研之间应该如何平衡?”

  “如何将前四年的专业与后四年的医学专业很好地结合起来?”……面对这些八年制同学的问题与困惑,陈老师以“过来人”和“过来人的老师”的角度给予了耐心细致的解答。结合不同本科专业同学的具体情况,给予今后从事医学学习与研究的建议。譬如,本科学习财务管理的同学,建议本科毕业设计考虑卫生经济学;高分子材料的同学,本科毕业设计可考虑医用生物材料等等,鼓励同学们结合学校“医工信结合”的政策和自身非医本科专业知识,积极进行学科交叉融合。使不少同学有豁然开朗之感。

接下来医学院教学办夏良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本科阶段的科研训练课程的设计与改进,以及本科阶段各种医学科研资源的获取。建议八年制同学在本科前三年尽早修完医预课程,从本科第4年开始,积极参加医学院组织的创新性科研训练课程。以立项负责者或参与者的身份申请或加入项目,在医学院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研究内容,撰写论文,并参加结题答辩。在第5学年可以参加第二轮,鼓励学生早参与,多次参与。第一轮评审优秀的项目可以滚动进入第二轮。通过比较系统的科研理论与实践训练,强化八年制同学的医学科研能力。医学院也将加强对于指导同学进行科研训练的导师的经费支持。并安排具有科研知识背景的老师,加强对项目的管理,包括征集与公布科研项目、组织结题答辩等。

  医学院教学办韩魏老师、医学院学工杜悦老师参加了座谈,并回答了同学们的相关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