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90岁高龄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原浙江大学医学院院长陈宜张在医学院综合楼205报告厅为母校师生作了浙江大学“学术大师大讲堂”暨医学院杏林学长沙龙、名师名医大讲堂报告——《神经元的细胞周围调制和脑功能》。
陈宜张院士此次返校,受到了母校师生的热烈欢迎。下午两点半,等待讲座的师生们已经把教室挤得满满当当。报告正式开始前,陈宜张院士深情回顾了70年前在浙大求学的情景。当年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师生们秉持浙大自信,发扬浙大精神,培育出了一代又一代知名专家学者,他以此勉励在校师生要一如既往地发扬浙大优良传统,继续前行努力。
在报告中,陈宜张院士为师生们全面讲解了自己最新的关于细胞周围兴奋性调制的研究成果。突触传递的调制对脑功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往也有不少讨论,但对神经元兴奋性的调制,尤其细胞周围兴奋性的调制则讨论较少。神经元兴奋性的细胞周围调制,指对非突触部位神经元膜电位的调制。近来,由于许多新现象的发现,使得神经元兴奋性的细胞周围调制的重要性更加显露。神经元的细胞周围调制可以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发生:通过突触外区受体的张力性抑制或兴奋,邻近细胞分泌的旁分泌性作用,来自血液循环的激素的作用。神经元兴奋性细胞周围调制的意义不可小觑,它可能与许多重要脑功能有直接关系,例如,脑功能状态(如觉醒和睡眠)的维持和转变,模糊、混沌的内态感(feeling)的产生;而这些又往往是许多神经及神智(mental)疾病的特征性表现和症状。
现场有130多位医学院师生认真聆听了这场精彩的学术分享。在交流环节,师生们积极踊跃地向老院士提问,气氛尤为热烈。
此次报告会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医学院院长段树民主持。医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智向陈宜张院士颁发了浙江大学“学术大师大讲堂”证书,学院党委副书记陈周闻颁发了医学院名师名医大讲堂证书。
陈宜张院士195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医学院首届毕业生),主要从事神经生理及神经内分泌领域的研究工作。现任第二军医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兼任浙江大学脑与智能研究中心主任、浙大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曾任中国生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全军医科会生理病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院长、《中国神经科学杂志》常务主编、《生理学报》副主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被解放军总后勤部授予“科学技术一代名师“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