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心脏移植的神秘面纱——与医学大咖面对面

2018.10.25 · 本科生教育办公室

心脏到底有什么功能?” “什么?!心脏竟然也能换?!” “换心脏的时候病人会不会有危险?” 带着这一连串的疑问,同学们像往常一样准时坐在东1B-308的座位上,凝神静气地听着讲台上一位重量级大咖的授课。这位高颜值的老师正是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郑哲。

未标题-1.jpg

郑哲老师是应医学院副院长、通识课程《器官捐献与器官移植——生命的接力与延续》主讲教师徐骁教授的盛情相邀,来给本科生上《心之官则思——心脏移植》这堂课。这门面向全校学生的通识课程教学进度已过半,几周来,同学们对器官捐献与器官移植领域的历史发展、科技创新及社会伦理等各方面有了深刻的认知和更多的思考。

郑哲老师不远千里从北京专程来浙大,一下飞机就直奔紫金港校区为本科生授课。在课堂上,郑哲教授儒雅而不失风趣,专业知识信手拈来,从心脏移植的历史讲到手术技术的发展创新,从移植手术指证、伦理学讲到术后管理,从移植大数据讲到质量控制与管理……,郑教授用浅显易懂却栩栩如生的言语,结合生动的影像资源,和大家一起层层揭开心脏移植神秘的面纱,使大家在享受人文科学相结合高品质学术大餐的同时,也真切地感受了生命宝贵和医者仁心。

未标题-2.jpg

据悉,我国现有心力衰竭患者约450万人,新发约20万人/年。但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限制,我国每年开展的心脏移植手术仅400余例。正如郑哲教授在课堂上提到的,器官移植的茁壮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配合,离不开多学科的交叉融合,良好的长远期移植疗效更是需要一个强大的团队相互配合。心脏移植历经50年发展,道路虽然曲折,但随着移植手术技术的成熟创新以及捐献事业的发展,心脏移植与人工心脏在我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